純手工打造的,馬蒂斯經典前級搭棚製作。
在我以往的製作中,有介紹過一台6V6的機器,本次改進放大電路沒有變化,主要是調整了用管,方便大家用常見管仿製;其次是膽整流改為石整流提高動態和功率。
鼓勵後來的朋友,NAIM的線路簡潔,聲音韻味獨到,無需堆料,參考正確的製作圖紙即可做出令人滿意的前後級放大器。它是真的適合用來DIY的
產生繼續(仿造)naim 的想法是來自我上個月幫朋友的茶舍DIY的一款 NAP200後級放大器。確實聲音討人喜歡,想自己玩玩的同時又能滿足朋友的心願,何樂不為。
一開始就想到了路版A&T No.1 AMP推挽功放,原因無它,隻圖其好聽不用調試。正好一位朋友有個木工房,就想做個外觀新穎點的,也算學學手藝。
Linn LK140後級作為蓮的中堅機種,沒有采用複雜的分立元件的設計,而是采用一般人不以為然的IC功放集成塊TDA7293,每聲道兩片並聯,卻連續三年獲得日本stereo sound best buy第一名!作為一般發燒友,想要製作一台...
同是一起玩linn數播的朋友帶回來一台加拿大Sim Audio驚雷 MOON P-5分體前級,當年獲獎無數的成名機器,聲音真令人驚訝,聲音端正、細膩自然,跳躍活潑,充滿動感,看電路結構和構架,確認有令人喜愛的地方...
13個重要的前級穩壓話題,你能答出幾個?這些都是很進階的問題。好比嚐試大變壓器時,若調音不正確的話,根本聽不出差別,自然對使用大變壓器無興趣了。
new1510版主設計的Class AA C-7000前級,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,PCB製作的精致程度也讓人賞心悅目。
打造一台DAC首先要確定自己的需求,首先不要盲目的抄襲堆料,必須要查看清楚芯片的技術參數,把官方的PDF資料看清楚再下手。其次電路要盡量簡潔,信號通道級數盡量少,以減少噪聲和失真。
我對18bit的DA芯片情有獨鍾,AD1860是一枚非常優秀的18bit DA轉換芯片,數字濾波芯片 我我選用了SM5813(AP/APT)這枚22bit的芯片,至於音色是個人主觀的評價,LPF就用了很多廠機喜歡選用的NE5534...
CLASS AA前級是一款製作簡單,調試方便的DIY線路,隻要零件安裝正確,製作成功是很容易的。本篇將對AA前級製作要點做簡單說明以及玩AA前級的調試測試心得。
這個電路倒相卻是不錯,使靜態A-B電位差為零,動態A-B端互為鏡像。作為倒相使用時,組態為單端輸入,雙端輸出。但是,盡信書不如無書,開始實驗!
相信很多diyer也像我一樣在心裏默默的想,這次一定要用心,用點錢弄一台像樣的機子,可以更好重現音樂所表達的內容。DIY友們D機的帖子讓我垂涎三尺。謝謝lzw077的帖子,我對瑟頓A21A有了很大期待!
為什麼要反複對upc1225這個IC進行琢磨和製作?原因很簡單,因為它的音質的確對的起在它身上耗費的精力。注意,要想UPC1225音質滿意,末級電流放大管的選擇非常重要。
牛哥某個時間發了一張電路圖,感覺比較新鮮,因為是大電流且高S的電子管,挖了這個坑我就順勢跳下去以後,準備一番後聽來聲音很舒服,測試耳機是K240DF、DT880,低頻很寬鬆,氛圍感不錯,中頻比較潤,高頻量略少,不是太亮,比較符合我的聽音習慣。
前幾年做了NAP140,後麵跟著又做了NAC152前級、NAP200 ,這兩年已經很少DIY了,最近準備做個NAP150後級和NAC152前級,直接做一套奶媽西裝。
由於手頭有不少廠機資料,所以,我一直有個想法:把手中的廠機資料做成得一個“廠機博物館係列”, 在時間能力內,開發些PCB供大家把玩,並在DIY過程中得到啟發,做一個真正的動手派,拒絕T(Talk)IY。